我的初MC(Midlife Crisis, 中年危機)體驗

心理專欄

204.jpg

圖/pexels

文/林廷頤心理師

        最近的自己,陷入了生涯轉換的區間,要從完美的社畜轉換成自由工作者的過程,其實一點都不瀟灑。過去總是以機構和單位思考的整體考量模式,完全陷入當機的狀態。從完成自己被交付的工作,甚至要多為單位進一步思考規劃,到開始面對自己的需求,按照自己的工作時間規劃生活。即便似乎過著以前所嚮往的「自由自在」的生活,卻發現自己失去了生活的羅盤,找不到重心和方向。


        過去在機構中,摸索著機構中生存的規則,形塑自己對於工作上責任的認知和執行的方式,也慢慢開始適應固定的思考模式,建立了自己認為的職場上的原則。而我現在的感受,就如同時常對案主說的話一樣,「理智上的知道和實際的感受常常是分開的」。即便在實際轉換跑道前,早已經過好一段時間的掙扎,最後也做出了決定。但在剛剛進入轉換期的時候,時常一邊慶幸著自己能不受約束的生活,一邊對於自己在接下來要做什麼感到茫然。過去總嘟囔著做什麼都沒時間,現在卻什麼都還是沒有開始,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思考「接下來要幹嘛?」上。


        然而,生活中自帶的其他角色,卻不會隨著我的轉換慢下來,自己甚至還會再給自己加上一些壓力。作為一個擁有更多自由時間的父親,該盡的接送責任絕不能少,而且好像也應該更多的參與孩子的生活。生涯摸索上的停滯,同時也意味著經濟收入的暫時停滯,而遺憾的是支出總是像時間一樣,在一不注意時,就悄悄地流逝。


        在生涯轉換的路口,我提著想當個好先生、好爸爸、以及成功人士的行囊,端詳著理想生活的地圖,在無法看清前方風景的道路上,一邊摸索著前進,一邊想辦法修補名為「存款」的漏水水壺,試著找到下一個綠洲。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跟我類似的困擾和心情,面對的困難和壓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
        在我們的生命中,或多或少都會有這麼個時候:對於現狀無法忍受,而縱使鼓起勇氣改變,也難掩對未來以及未知的揣揣不安。不論是改變或是未知,都會令我們感到焦慮,當焦慮逐漸累積,超過了我們可以忍受的範圍,我們對於掌控感的需求就會陡然上升。自然而然,我們就會針對擔心的事件開始思考,想要盡快解決問題、掌握形勢。然而大部份會引起如此大焦慮的情境,通常沒有辦法在一時半刻間就獲得解決,在試圖掌控卻徒勞無功的失控和既有的焦慮雙方夾擊之下,我們就進入了焦慮和挫折的風暴之中。這時候,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:

1.將焦點從事件上移到日常生活中
對於會引起巨大焦慮的事件,我們常會日思夜想、反覆推敲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哪裡沒有考量周全。而這時候的檢查,通常無法降低我們的焦慮,反而會讓我們更加擔心。因此,試著讓自己回到生活中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的瑣事,把眼前的事情顧好,這樣才能固本培元,保存更多的精力來面對事件的到來。


2.區辨能控制的和想控制的

對於許許多多的未知,我們總是會想要把變數降到最低。因此我們會用盡力氣、千方百計的希望能掌控全局,但事實上我們能控制的,除了自己的言行,就連想法和情緒都不見得能夠全面掌控,更別說是別人的想法和反應了。當我們嘗試掌握那些無法控制的事情,無力感和失控感很快的就會讓我們陷入負向循環的漩渦。只有聚焦在我們真的能夠掌握的事物,才能夠逐漸感到掌握與穩定。


3.試著看見自己的進展
當我們陷入焦慮的狀態,左思右想都是關於自己有哪裡還沒準備好?還有什麼沒有做到?常常會忘記我們已經做好了九成以上的準備,總是感覺自己一事無成,完全沒有做好準備,以致於焦慮的感覺不斷升高,甚至自亂陣腳。時不時檢查一下我們完成的進度,並不是要自滿於現狀,而是透過看見自己的進度,稍稍提升自己的掌控感,也知道自己真正還沒完成的是什麼,評估還要花多少氣力去準備。


4.別人看起來都可以其實不見得
焦慮的時候,看見朋友和他人的從容,總是讓我們感到羨慕,甚至覺得無地自容。覺得為什麼大家都可以,但我自己卻能力這麼差,抗壓性不足、沒有辦法應對眼前的困難或事物。但其實大家很可能都是看來優雅的天鵝,水面下的腳都已經划到快抽筋,只是別人沒有看見而已。


5.穩定自己從來都不簡單
要在生活中不停歇的風浪裡穩定,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更何況面對困難時,就像是經歷強烈颱風的洗禮。存活下來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額手稱慶的事情,更遑論在狂風暴雨之中能保持穩定了。試著從小地方一點一滴的累積,每一個遠大的目標,都得從最底層開始著手,聚沙成塔的觀念大家都熟悉,但是能夠一粒沙一粒沙的累積,就是真功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