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甚麼哭!是不會用講的喔!

心理專欄

作者:許嬰寧心理師

cry-e1528104697529.jpg

「你是怎樣啦!」

「哭甚麼哭!是不會用講的喔!」

「用哭的誰聽得懂你在講甚麼啦!」

「再哭!我們就回家!」


常常在外面聽到這種聲音,講這話的父母通常已經按耐不住,情緒爆發,而且為了迅速達到目的,必須要比孩子的哭泣更大聲,所以就不由自主提高音量。



你有過這樣火山爆發的經驗嗎?

你有目睹過,你的另一半火山爆發嗎?



情緒爆發是人之常情,可是常常爆發後,孩子暫時不哭,大人也像洩了氣的皮球,沒有心情了。
忍不住想,剛剛到底孩子聽懂了沒有?


當你或你的另一半,忍不住對哭泣的孩子提高音量時,你的「忍不住」對孩子既是教育,也是管理,更是示範。如果你希望能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…


當下要確保你自己(或是你的另一半):


1. 先降低自己音量。

即使你認為需要很大聲,才能讓哭泣中的孩子聽見,也試著先靠近他,看著他,扶著他,降低自己音量,否則只會讓他也越來越大聲,以後也學會大聲就是「發聲制人」。


2. 就事論事,讓他有機會講。

即使他非常希望被了解,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。留意不小心用了大人的表達能力標準來衡量,誤會孩子都用哭的,為何不好好講,你不講誰知道…


3. 就事論事,一碼歸一碼。

不要搬出既定的未來計畫交換,例如:下午的繪畫課、明天的冰淇淋。即使大人的心情已經被弄壞了,留意盡量不要影響其他計畫。尤其留意家中若有其他小孩,不要波及無辜的兄弟姊妹。


4. 不要威脅,威脅是很容易被孩子學習的。
不要使用「你再…我就…」「你不…我就…」,孩子會學到掌握權力的人,可以拿其他事情做處罰,也會學習到剝奪可以使人聽話。如果家中有其他兄弟姊妹,更不可以在此刻作出差別對待,「你再…我就讓姐姐…,不讓你…」,威脅會讓孩子學習操控別人的情緒,來達成自己目的。差別對待會讓手足間的比較惡化。


孩子尚未發展出完整言語表達能力,因此大多數用哭泣來反映心理的不舒服。這時候父母容易被孩子的哭聲影響,引發父母的為難和焦慮。
如果當下的時機或地點尷尬,更會讓父母感覺手足無措,甚至對孩子這樣的哭泣有些不滿。


於是容易發出:「哭甚麼哭?是不會用講的喔?」


建議父母先讓自己和孩子冷靜下來,再一起來了解孩子哭的原因。父母一定會一次比一次更容易抓住孩子表達不完整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