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年後的快樂,決定於內在小孩有多快樂

心理專欄

作者:許嬰寧心理師
成年後的快樂,決定於內在小孩有多快樂.jpg


  成年後的大人總有各種心事,表面上不說,但總在夜深人靜或是酒過三巡後,最脆弱而赤裸的感受總會無法抑制的湧出,那些平常辛苦壓抑著的負面感受,其實原來一直都在,根本不曾真的消失過只是在我們繁忙的生活中,藉由忙碌的工作、交際、責任義務,讓我們成功地將這些內心深藏,期待自己能向著成年人一樣的生活著,看起來很正常,很正面。

 

  越是努力壓抑,越是背離自己真實的樣子。

 

  很多脆弱的聲音,其實是你內在小孩的需求,他真實的感受,也就是你的真實感受。

 

  害怕衝突的人,其時是內在小孩害怕衝突,好強好勝的人,其實是內在小孩的不肯輸,消極攻擊的人,其實是內在小孩不安內在小孩無法處理消化的情緒,帶著成長的代價,就是讓成年後的大人內在和外在衝突矛盾。

 

  一個小孩可以在任何場合、任何時間,不顧面子不論原因,大喊著「媽媽,抱抱!」若是媽媽沒有馬上回應,還可以繼續大喊「我要媽媽抱抱!」但成年後卻不行,我們再也無法隨時公開胡鬧著要任何人突然抱抱,因為我們經過社會化、有理智、懂了所謂社會期待和價值觀後,不是我們要怎樣就可以怎樣,理智上知道不能像著孩子,但內心的慾望卻不是說熄就熄了,除非在小時候得到適當的滿足,或者成年後自己對內在小孩提供完整的照顧。

 

  一個小時候沒被照顧者好好滿足的孩子,未來渴望另一半在他難過低落的時候抱抱他時,卻不一定能夠說出口(理智上覺得大人或許不應該如此),但感性上卻會壓抑不住的負面感受(內在小孩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),在行為上可能會出現內外衝突的不一致(嘴巴說沒事、但看起來非常不開心)甚至做出讓人擔心難過的事情(刻意疏遠、刻意讓自己變得抽離、要求對方提供更多愛的證明)。

  

  成年後的不快樂,是來自內在小孩的不快樂。同理,成年後的快樂,是因為內在小孩被妥善照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