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心愛的人受傷了,小心不要二次傷害他!

心理專欄

作者:許嬰寧心理師
當心愛的人受傷了,小心不要二次傷害他!.jpeg

「你看吧!我就跟你說過吧!」

「你為什麼不聽我的!」

「你要我擔心死嗎!你為什麼不小心!」

在忙碌的急診室裡面,難免會聽到這些話。受傷的人強忍著痛楚,身邊的家屬卻用焦急的態度抱怨著。聽得出來家屬的擔心和難過,恨不得自己能夠代替甚麼,但是說出來的話卻像是責備,讓受傷的人不吭聲,或是直接反駁。

「好了啦!你以為我願意受傷嗎?」

「好啦!我知道了啦!」

「我現在已經受傷了!你講夠了沒有?」

接下來可想而知,雙方都氣沖沖地不可收拾。

有時候感覺受傷了,比身體受傷了更難處理。因為那傷口是看不見的,也不知道怎樣處理才對。其實家屬並沒有惡意,也沒有想要二度傷害他,但怎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?

因為焦急的當下,我們都跳過了基本的陪伴和不責備。

我們只是想要讓對方知道,我們有多心疼,有多麼不捨,多麼在乎他,可是表達的方式太急,會讓對方感受不到好意,卻像是責怪他不懂得保護自己似的,對於一個已經在承受身體疼痛的人來說,那卻是當下無法承受的二度傷害。

大多數的時候,受傷的人自己也不願意受傷。自己也在懊惱和反省當中(即使沒有說出來),光是要處理目前的身體狀況,就已經非常棘手,很難拉下臉來跟家屬說【抱歉,讓你擔心了!】

而家屬自己束手無策,說出對當下沒有幫助的話時,受傷的人更難坦承自己的疏失和後悔,只能把自己的難受先壓抑,直覺地以自我保護的方式反擊,去抵抗更多的不舒服,造成雙方對立的狀況。

明明是親近的人,卻在遇到狀況的時候,站在對立的兩邊,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,好意無法傳遞,而是造成反效果,感覺對方不受教,不聽話,不懂反省,這些都是負面的標籤。

受傷的人本來的委屈難過,也不好向家屬傾吐,只能吞下去,用憤怒和不滿回應。原本渴望被安撫的感覺得不到滿足,只能憤憤不平,甚至推開家屬。

如果你身邊的人受傷了,你很擔心,也很不捨,先不要急著告訴他【你早該知道這樣會受傷】,而是直接柔軟坦承你的擔心,這樣就很足夠。

他下次就會更小心。